從大學開始,我沒有一個報告在上台前有彩排的,這個習慣一直持續到現在。
這次無界塾的分享,我們的孩子要求我要在上台前要先講給他們聽(驗收),真是難得的體驗!
另外,我人生第一次的直播獻給了無界塾,很感謝蘇大在我分享的時候現身(獻聲)站台,這真的是我們第一次相見歡啊,沒想到被直播見證了!
今天雜學校的無界talktalk重點整理如下,明天下午2:30我在實驗教育的會場會分享過去10年特教輔導相關經驗,歡迎大家來參加。
無界塾的師生互動原則:
(1)不過度強化老師的權威形象,在學習方面,老師和孩子是對等的,我們和孩子一起去探究知識。
(2)不過度塑造老師的完美形象,讓孩子知道老師也是常人,在平時相處時練習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挫折與困難,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面對難題時可以如何處理。
(3)不拿考試和成果發表去壓孩子或是製造孩子的焦慮,考試和成果發表都是結果,我們關注孩子平時努力的過程,不要讓孩子覺得學習就是為了考試,而忽略了享受與領略學習美好的過程。
(4)不拿孩子和別人比較,鼓勵孩子多和自己比較。沒有人喜歡被比較,我們鼓勵表現好的孩子成為別人的典範與標竿,但不是用表現好的孩子來貶低表現不好的孩子。
(5)直接表達我們對孩子的期待。讓孩子清楚知道我們的標準,讓孩子理解我們為什麼對他有這樣的標準,同時讓孩子了解這樣的標準和期待存在的意義,並且讓孩子因為這樣主動設定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標準!
(6)對孩子的分享要表現出好奇心。當孩子與我們分享生活經驗或是他感興趣的事情時,傾聽的過程與態度是決定孩子接下來是否持續願意說的關鍵!你怎麼聽決定孩子未來願意不願意持續的說。
(7)引導孩子自己做決定,並且練習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我們提供建議與想法給孩子,但決定權要留給他們,即使你知道孩子的決定不是最好,但仍然要給孩子練習決定的機會。因為練習做決定才會成長,即使犯錯了,對孩子來說也是學習。
(8)具體稱讚孩子那方面做得好。不要光說你很棒,你很好!而是要具體的讓孩子知道他什麼東西做得很棒!什麼表現叫作很好!因為具體的稱讚強化的是這些「好」的表現與行為。
(9)除了關心孩子的學習外,更要主動關心孩子的生活與心理狀態。我們不只是來教書,更重要的是教人。如果只關心孩子的學習,就是停留在「教書」的層次,而不是「人師」的層次。
(10)不要立刻批判孩子的觀點與想法或是立即給予他們評價或是價值判斷。當我們聽到孩子的想法或觀察孩子的行為時,很容易流於「主觀」的判斷,因為人很容易被外在的「刺激」制約,請讓自己練習「停頓」,當孩子給予我們刺激時,先不要立刻批判或評價他們,而是用更多元的觀點認識與理解我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