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上午跟著劉教授到他班上老師的實習學校參訪與觀課,

這是一間美國的公立學校,這是我第一次走進美國公立學校的資源班。

這個教室在“軟體”與基本空間配置與“陶璽工作室“是一致的,

有幾個老師在一起,孩子們和老師共同圍著一張桌子學習。

31301746_2322470387766985_7055805525505605632_n.jpg

同一個時段有幾組學生在進行學習,有的是數學、有的是語文課,

有些小組是3個人、有些小組是4個人,也有老師1對1的教學。

而我主要觀摩的是中年級語文課的教學。教學的老師是還在進行課程實習的老師,

尚未修完全部的學程,有點類似特教系裡面的教材教法的課程實習,

不過一整堂課程進行下來,讓我深刻感受到這位準老師的專業,可見劉老師培訓的扎實!

 

今天的語文課程運用的是”直接教學法“,比較讓我驚訝的是老師跟學生之間的默契、

學生們對於學習的投入與專注超乎我的想像!這也讓我再次反思“教學與學習”的本質,

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教學活動強調有趣、好玩才能吸引學生投入學習,

但我在這間教室看到的不完全是這麼一回事,老師很樸實的透過編序性教材、形成性的評量,

在教學活動過程引導孩子專注在基礎能力的培養。我感受到這些孩子在這一個小時的學習是充實的!

這也讓我想起博幼基金會李家同校長的理念。

課後,我跟劉教授討論今天的觀察與反思,這個過程中我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疑問和希望去比較!

在空間方面,我覺得真的可以跟這樣的教室學習,整個環境有很多類似KIPP的佈置,

有明確的教室規定與對學生的期待,也有非常多激勵孩子的標語!

我相信孩子們來到這樣的學習空間是溫暖的,這些“視覺化”的提示,

也有機會再孩子挫折或面對環境困難時得到一些鼓舞。(如下面的照片)

31180155_2322470254433665_3527568206275280896_n.jpg

31165514_2322470321100325_5665519676872982528_n.jpg

31281670_2322470357766988_6044852240722690048_n.jpg

31162354_2322470121100345_6435639001314492416_n.jpg

31230481_2322470071100350_2435459667598508032_n.jpg

31162380_2322469994433691_2147839202572632064_n.jpg

在教學方面,我相信在面對special needs的孩子採用的直接教學法會收到一定的成效。

在直接教學的脈絡下整個課程有一定的程序,包含在不斷的透過活動讓孩子經歷形成性的評量。

整個學習小組會有一個共同的積分制度,在學習活動過程中完成老師要求的工作就會得分,

整組得滿分是15分,但是只要小組得到12分就可以算贏得這場比賽!

讓我很訝異的是在沒有很多fancy的引導或是外在增強物的情況下這些學習弱勢的孩子都很投入這樣的學習,

我相信是因為他們知道因為透過這樣有品質的學習,

他可以從當中得到進步!這樣的進步會帶給他們內在的自信與滿足。

很有趣的是,評量小活動在進行前,老師會設定一次“彩排活動”,讓孩子在真正評量之前能夠有預備跟練習,

這也是為了確保孩子在評量的時候能夠成功!在整個教學活動的最後,

要下課之前,老師會針對這個小組的孩子常犯的錯誤進行最後一次的“複習”,

確保大家容易出錯與“迷思”概念上能夠有清楚的理解,我想這也是確保直接教學成效很重要的方式。

或許,很多人會對於“直接”教學存在一些迷思,是不是只有特教的孩子需要這樣教?

或者是這樣是不是只適用於認知層次比較低層的教學?

我覺得並不是這樣,在今天的課程當中,我發現老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

問了孩子很多有意義的問題去澄清孩子對於詞意的理解,而不是只有單純希望孩子會唸這些字詞或句子。

這部分我稍微摘述與劉教授的討論:對於語文學習比較落後的孩子,他們遇到多音節的字常常會害怕與錯亂,

同時就算會唸但他們可能不理解這些字或詞的意識。就算現在學了,很多時候對於這些詞也是很陌生的,

我們的任務是讓孩子學會學習語言的方法,讓這些詞變成他們的“熟人”,

如果沒有變成熟人甚至閨蜜,他們在生活當中也提取不出來。

在親師關係方面,我感受到的是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是很平等的,在過程中,

老師用的語言是正向的,而且會具體的鼓勵學生做得好的地方,甚至是刻意鼓勵學生表現好的地方,

即使是很“小”的部分。課程中,老師曾經寫錯了一個字,發現之後立刻修正,修正的過程中,

老師用的語言是,我也會犯錯啊,沒關係,犯錯就修正就好。

我想老師的身教會對這些常經歷挫折的孩子有正向的影響!

會後,劉教授告訴我,這些孩子有許多是家裡貧窮、爸爸在坐牢或是曾經被家暴的孩子。

這個空間或是學校對他們來說是安全的,我們從馬斯洛的角度來看,

我們會先希望滿足孩子最基礎的需求,然後才來談學習。

這個教室有準備很多食物,孩子來學校至少可以吃早餐與午餐,

甚至可以帶一些食物回家,因為他們晚餐可能會沒得吃,

同時,他在這個教室他能感受到被尊重與老師對他的關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陶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